上月的戛纳电视节上,带着自己的英文名“Hunan TV”和一个自制节目,湖南卫视在当地的建筑物上,挂上了一面硕大而红火的广告牌。从“国剧出海”到“卫视出海”,为了通过电视文化产品,实现一轮崭新的文化输出,中国电视人始终跃跃欲试。
比起电影,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烙印,并且也更为直接。BBC如今在全球观众心中的地位,正是最好的注解。当年的《神秘博士》《憨豆先生》,如今的《神探夏洛克》《杀死伊芙》,以及一系列外国名著改编的剧集如《简·爱》《德伯家的苔丝》《傲慢与偏见》等等,都在千里之外的中国,逐年培养起了一批忠实的观众。
根据BBC今年披露的财报,在2018-2019年度,每周有约110万中国用户通过各种平台,使用BBC美剧牛的世界新闻网服务,相较上一年度,增加了7.1%。这一数字虽说不上多,但考虑目前BBC仅在北京和香港设立了演播室,并只在上海提供国际新闻服务来看,这110万用户已是得来不易。
对于这家世界上最老牌的公共广播公司来说,向海外的扩张既是英国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也是BBC自身谋求生存的重要手段。在向外走的路途中,这个从上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的庞然大物,既在不断地补充网络时代的特殊“养分”,也同时以更快的速度,在卸下身上的种种重担。
跨海“通婚”,台网“联姻”
11月3日在BBC1台首播的《黑暗物质》被称作“史上最贵的英剧”,这不禁让人对标当年号称制作费达到1000万美元一集的《权力的游戏》。不出所料,这部剧虽然在BBC播出,但HBO却以联合出品方的名义出现在了片头,并在4日,便上线了第一集。
改编自1995年的系列小说,《黑暗物质》的原著在2007年,曾被新线影业改编为电影《黄金罗盘》,但效果却并不理想。2015年,BBC便宣布要将这本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但直到2017年,都没有什么动静。
没过多久,如今的豪华卡司阵容便让人吃了一惊,随即,HBO与BBC联手制作的消息也浮出了水面。
不管是制作公司,还是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更加雄心勃勃地在小荧屏上,创作出更令观众惊心动魄的作品。而这必然要求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剧集的投入也因此水涨船高。
以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的间谍惊悚片《夜班经理》为例。据报道,这部由独立制片公司The Ink Factory制作的电视剧每集的制作成本为300万英镑,而英国广播公司黄金时段电视剧的预算通常不超过每小时70至80万英镑。
这样的制作费是BBC不可能一力承担的。于是,它选择了与The Ink Factory,还有美国广播公司AMC联手。曾经推出了《广告狂人》和《绝命毒师》的AMC,在资金上比BBC要充沛得多。
AMC首席执行官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BBC的节目做得非常好,因此,与BBC的合作,也是个理所当然的决定。”即使在美国,“BBC”这个品牌,也代表着高质量的电视剧,而AMC与英国的合作,也无疑能让它借力,将自己的剧集推向全球。
这样的英美“合拍剧”,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有着共通的语言,和位于大洋两岸互不冲突的观众群,英美电视台的合作从商业角度来看,的确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同时,在苹果、亚马逊等企业都开始“跨界”进行剧集制作时,不仅传统电视台,Netflix、HBO等流媒体平台,都同样面临着要被人分走“蛋糕”的局面。
因此,“台”和“网”的联手,从全球范围来看,都势在必行。Netflix透露,它将与BBC合作拍摄史诗历史剧《特洛伊:陷落之城》。
在被问及为什么Netflix希望与BBC合作时,Netflix的首席内容官萨兰多斯曾表示,与BBC的联合“是一个更好、更健康的模式”。将制作的规模扩大,意味着人员、费用、资源的投入都会增加。对于提高剧集本身的质量来说,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BBC能够得到Netflix庞大的资金,以及其位于全球的9400万个家庭用户。作为交换,Netflix则可以接触到BBC所有的巨大知识产权池和项目储备。
虽然在具体剧目的合作方式上,每一部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BBC可以有首先将剧集在英国电视上播出的权利,Netflix则会在播出之后,再将剧集放在自己的网站上。
如今,BBC的制作人似乎都不再排斥与流媒体平台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就像是2017年播出的《最后的王国》第二季,以及《黑暗物质》。即便是十年前处于全盛期的BBC,也未必可以让这些剧作拥有如今的规模和资源。
这似乎是电视界在未来必然会发生的变化趋势。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让BBC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一家“广播电视公司”,而要成为一间具有综合制作能力的公司。
全球化之中,如何坚持“英伦风”
英国电视剧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来自海外的资金支持。但在高额资金吸引下,人才的出走,电视台对剧集内容控制权的削弱,甚至如何保住英国的本土观众,都成为了BBC的心头大患。
BBC商业、戏剧、电影和收购主管克雷格·霍勒沃斯警告称,如果戏剧的制作成本不断上升,这会极大地削弱BBC的竞争能力。在罗马举行的MIA市场电视和电影会议上,他表示,大约5年前,BBC可以用不到100万英镑制作一个节目,而现在,它们的成本是200万、300万、甚至400万英镑。
在英国,由于税收抵免和Netflix和亚马逊的崛起,电视市场在通胀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对于一家有着“公共服务”属性的广播公司来说,如何得到更多的资金,则尤其困难。
而当囊中羞涩的BBC无法满足顶级的制作人和编剧们的薪资要求时,亚马逊和Netflix等流媒体服务,以及与BBC竞争的地面广播公司,便得以堂而皇之地从BBC这面“金字招牌”下,挖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此外,随着每一笔投资的到来,都有另一群投资人需要满足,另一群人对该剧的制作有发言权,甚至包括选角和剧本删减,这会为制作带来相当大的风险,太多的声音,也许会毁掉整部作品。
最早的英美合拍作品,当属《唐顿庄园》。这部英剧由美国的PBS电视台,与英国本地电视台ITV联合制作。这部剧的制作人尼姆就曾表示。美国的合作方似乎总是对英国民众有种奇妙的信心。不管是民众,还是制作人,都似乎能够完全精通剧集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中提到的一些生僻的名词。
比如第一季的第一集,在描述格兰瑟姆勋爵没有儿子可以继承家业这一段时,便出现了“限定继承权”这个略显生僻的词汇。一开始,编剧在剧本中加入了更多解释性的台词。但在发现剧情本身就足够把这一背景交待清楚后,他们便删去了这部分台词。
但当PBS的人看到剧作之后,却希望编剧将这些解释性的台词加上。因为美国人并不懂什么叫“限定继承权”。
但尼姆的回答是:“你得明白,在英国也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最终,在剧作中并没有太啰嗦的解释,但这并不妨碍各国的观众理解剧情。
有人担心英国的历史文化需要降低自己的“门槛”。反过来,如今的《黑暗物质》也让英国的评论人士担心:如果掌握钱袋子的人远在千里之外,英国的创作者们会不会最终彻底“国际化”,专注于制作能够在海外得到推广的电视剧,而不再把需要关注的重点放在英国观众身上?
应当说,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BBC,所承担的文化作用,要比其余的商业电视台大得多。可以说,对于如今仍旧飘扬着英国国旗的爱尔兰、苏格兰等四个地区,除了君主制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BBC所播放的节目,也是将其粘合在一起的关键因素。
美国流媒体巨头不仅对英国广播公司和企业构成威胁,似乎也正对英国独特的电视文化遗产和风格构成了威胁。由于两国的剧作里所使用的都是英语,英国也的确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受到美国的影响。
九月,BBC前总裁马克汤普森在一次演讲中表示,BBC的商业和技术创新一直受到敌对政客、右翼竞争对手和过时的监管框架的阻碍。比如2009年,英国政府就出台了一项决定,阻止BBC想要与美国网站合作,提供流媒体服务的计划。
汤普森认为,除非BBC能摆脱类似的束缚,不然,它很有可能会被Netflix和亚马逊压垮。这本来是英国引入人才和外来投资的大好机会,却也很有容易变成人才流失。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和严峻的财政压力下,总体而言,无论在高收入家庭还是低收入家庭,收看BBC电视节目的人数都在下降。自去年以来,BBC1台的观众减少了2%,BBC2台减少了3%。16-34岁每周收看BBC电视的观众,从60%下降到56%。同一年龄段的人看电视的时间也更短,从平均每周近3小时降至2小时32分钟。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91%的英国成年人每周至少一次使用BBC的服务,像《贴身保镖》和《杀死伊芙》这样的节目赢得了大量来自观众和评论界的好评。今年也的确是其流媒体服务iPlayer的丰收年,iPlayer上所有的节目得到了36亿次点击量,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贴身保镖》。
无论BBC的未来如何,各界又持以怎样的态度。它的存在始终与媒介转型、英国政策变化、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世界上最老牌的广播电视公司,BBC会如何应对数字时代为传统媒体带来的颠覆,或许也会为传统媒体的革新,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方向。
【文/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