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年,一个名叫托马斯·纽科门的发明家,创造了第一台实用型蒸汽机。17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1774年11月,詹姆斯·瓦特与博尔顿合作,一起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从此为开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40年代。并首先出现于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南方与北方》原著完成与1855年,其主线写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代表了北方工业文明的男主与代表了南方农耕文明的女主经历了相遇、相知、误解、失意最终走在一起的爱情故事。
此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并由英国BBC制作、发行,其秉承了BBC一贯的精美作风,可谓良心之作。
两种文明的碰撞
玛格丽特来自田园牧歌的南方城市——赫尔斯特,那里鸟语花香,每个人都遵守着慢节奏的行事方式,似乎只有喝茶聊天才是上等人的生活。玛格丽特的父亲是当地的牧师,毕业于牛津大学,颇受大家尊敬,同时也有着不错的收入,但由于不愿意我爱美剧违背自己的原则,背井离乡带着家人来到米尔顿这座充满污染、喧嚣、杂乱的北方工业城市。
温柔、善良、勇敢的玛格丽特对此并没有半点抱怨,反而为了顾及父亲的面子,照顾多病的母亲,一个人穿行在肮脏的街头巷尾为家人寻找安身之所。
玛格丽特的父亲在米尔顿靠给学生教课为生,桑顿就是其中一个。桑顿在米尔顿虽然经营着一家棉纺厂,但是并不是天生富足。桑顿的父亲早年由于投机失败而自杀,被坚强的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由于家庭突生变故,再加上母亲的勇敢坚毅,桑顿虽然凭自己的努力过上了还算富裕的上层阶级生活,但却没有半点骄奢淫逸。反而,表现出的是勇敢、耿直、真诚。
玛格丽特与桑顿的首次相遇是在被玛格丽特称为“白色地狱”的纺织厂内。
轰鸣的工厂内到处飘散着白色的棉絮,带着南方保守思想的玛格丽特看见桑顿因为违反了规定的工人而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时,表现出了惊讶和愤怒。桑顿的行为在她眼里绝非一个绅士所为,甚至还非常的不体面。
玛格丽特代表的是农耕文明,作为南方乡绅的女儿,她矜持、懂礼仪。桑顿代表了工业文明,作为工厂主,他果敢、直接。在历史的进程中,两种文明不期而遇。首次的见面以不欢而散结束。
但是玛格丽特在试着了解、学习这座城市。其中有个情节是这样描述的,一个舞会上,玛格丽特回应了桑顿握手的问候方式,并说到:“看,我也在试着学习”。然而就在不久之前,这样的礼节被玛格丽特视为是不合时宜的。
两种文明在逐渐的磨合和认知中,变得相互包容、相互渗透。
两个阶级的融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下,催生了以工厂主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以及以工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占有生产资料,使用雇佣劳动,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阶级。无产阶级指:失去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被雇佣的劳动者阶级。所以他们天然是对立的。影片中并不避讳的展示了,在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下,雇佣童工、糟糕的生产环境这些问题。
剧中桑顿的工人希金斯家境清寒,靠给桑顿这样的工厂主打工为生。一开始他与桑顿并不相互信任。为了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工作环境,他团结其他人秘密成立工会、组织罢工。但最终这场战斗还是以工人中有人退出而失败。希金斯也因此导致被失业。但为了信守对其他工友的承诺,他又低下头,向桑顿谋求一份工作。
希金斯作为无产阶级代表敢于承担、善于思考,有智谋、有勇气、也有担当。桑顿虽然有着资产阶级逐利的本质,但是他善良并同情着这些生活困苦的人。影片的后半部分,当希金斯邀请由于工作到深夜还未吃饭的桑顿一起吃同一锅饭的时候,象征着这两个阶级的融合。
爱情的发生
爱本质上是给予而非获取。——弗洛姆
玛格丽特虽然以家道中落的方式来到米尔顿,但是良好的教育、坚强的性格让她股子里仍然流淌着高贵、独立的血液。她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罢工的工人、照顾希金斯一家。桑顿虽然在生意场上果断精明,但对待玛格特却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商场上的刚反衬出他对待情场上的柔。
有网友甚至评论说,桑顿爱玛格丽特爱的太卑微。当桑顿站在窗前面对将要离开米尔顿的玛格丽特时,表情很平静。虽然此时他已完全爱上了玛格丽特,但并未去挽留她。相较于表面的平静,内心却炙热的回应到:“回过头来看看我吧”。此时的他并不知道玛格丽特对他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桑顿不愿意将自己的爱强行赋予其他人,他尊重玛格丽特,他需要的不是占有,桑顿知道以占有的方式表达爱是自私的。
影片中很巧妙的让桑顿和玛格丽特两人的身份都发生了变化。桑顿面临破产,而玛格丽特却从父母的友人处继承了一笔不菲的财产。但是他们之间的爱却从未变过。
影片的最后,桑顿落寞地坐在火车里,偶然抬头看到准备去伦敦的玛格丽特,瞬间眼神中充满了喜悦和柔情。当桑顿得知玛格丽特去米尔顿找过他时,他万分惊喜,从怀中拿出从赫尔斯特带来的黄色小花。看到这朵花,玛格丽特非常的惊讶,因为她没想到桑顿会为了她去了南方的赫尔斯特——那是她梦开始的地方。
这就是爱情该有的样子,我下车,你恰好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