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英国伦敦。
一场骇人听闻的案件曝光,警方在排水沟内搜寻出大量人体残骸。
凶手身份很快被锁定,是一位就业服务局的工作人员,
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居然五年间连续杀害了15人——
《丹斯》
相较于以往影视题材中对待“连环杀人犯”的描写常会集中于作案手法,以突出他们的残暴、变态,《丹斯》将重心更多的放在“原因”。
究竟是什么造就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的杀人动机又是什么?看完今天这篇推送,你的心中自会有了答案。
犯罪嫌疑人名为丹尼斯·尼尔森,他习惯称自己为丹斯,故下文皆以“丹斯”代指。
在被逮捕时,他显得尤为镇定,好像事先预见到了这一场景。
面对警方的质问,他缓缓说出自己杀害的人数远不止排水沟内发现的三具尸体,甚至还“贴心”建议警察去橱柜、床底仔细检查。
这对警方来说,无疑是个大工程。
若丹斯没有说谎,那么意味着将有15名受害人需要比对身份,确认尸体埋葬点。
可难搞的是,丹斯居然根本记不清他们的名字。
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瘾君子,所以五年之间几乎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失踪。
而丹斯正是利用了他们居无定所的特性,先是假意热情,邀请对方家中做客,为其提供食物、温床。
当然,在此过程中,两人也有过欢乐的难忘时光,可即便如此,在某个瞬间,丹斯还是下手了。
他会将被害人勒死,将他们沉溺水中,然后好好保存起来。
时不时便会“请”尸体出来陪伴自己看电视、吃饭、读书,他会幻想对方若还在世会说些什么。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贼变态?!我起初也这样认为我爱美剧,可越往后看越觉得不对劲。
丹斯曾经是个警察。
至于为什么转行,是因为在停尸房“自W”被辞退了。
并且,他所杀的人清一色都是男性。
emmm……没错,丹斯是个十足的“恋尸癖”+“同性恋”。
对丹斯来说,第一次接触到“死亡”是童年时期。
当时,最为亲切的爷爷出海遭遇事故去世,人们抬回了他的尸体,小丹斯并不理解发生了什么,只是那样定定的看着棺材中爷爷的脸。
父母没有给他解释爷爷的死亡,却告诉他爷爷是睡着了。
自此以后,丹斯便对“死亡”格外好奇,有时还会把自己装扮成死人的模样,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原本,世人皆认为丹斯会被判刑,结果他却当庭拒绝承认有罪。
用他的话来说,杀人是既定事实,但当时杀人的不一定是正常的自己。
但,丹斯真的有精神病吗?不一定。
虽然,他连续残害十五人,且作案手法异于常人,与尸体交流的经历看上去似乎也不正常。
可是,警方随之发现,主动报案称下水道堵塞的那个人就是丹斯,
也就是说,他是故意被警方逮捕的。
与他沟通的心理医生表示,丹斯智商极高,具备超强的感受能力,善于隐藏情绪。
丹斯谈吐清晰,逻辑思维敏捷,他甚至将自己杀人行为上升到了“救赎”,因为政府不作为,这些流浪汉就算不被杀,也会饥寒交迫,被生活逼死。
而在丹斯那里,最起码生前拥有一顿可口餐食以及温暖的床铺。
至于最后丹斯结局如何,我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观看。
《丹斯》这部剧目前豆瓣评分稳定在了8.6,只有三集,且基本每一集维持在50分钟左右,虽体量小,但内容丰富,没有一点多余剧情,环环相扣,看的很过瘾。
剧中包含对于丹斯一步步走向“杀人魔”的心路历程,而从历史上真正的丹尼斯经历来看,他也是从小缺少正确家庭引导,几乎没有感受过爱意,后来对于性取向的模糊认知又让他深陷舆论压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扭曲人格。
他害怕被抛弃,所以在遇见喜欢的男人时就想方设法把他们留住,直至想到了“杀人”,孤独的他通过与尸体对话这种方式排解郁闷,哪怕他深知这是不可取的,仍无法控制自己。
报道“杀人犯”不难,难得是找到其形成的真实原因。
剧中还有几处对当时政府与媒体的讽刺。
“他们只有死了,才会有人关注他们的困境,因为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公共安置来的太迟。”
“现在这种大片的,自以为是的公开谴责,大家不停地,反复说着这件事,他们以此为乐,拿此消遣,利用我获利。”
之所以推荐这部剧,是因为其中为我们传达出的不止是“连环杀人犯”的可怕,而是一种警醒,很多错误本可以避免,却被忽略。
孩子们的心智不应该被小看,成年人的苦楚也不该被无限放大。
总的来说,《丹斯》是近期比较值得一看的英剧,喜欢这类似剧的朋友可以追起来啦!
点赞是个好习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