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前,有个闹的沸沸扬扬的新闻,16岁的少女姚金易,在教室内被人杀害。
犯罪嫌疑人,是姚金易的同学王祎哲。
王祎哲曾公开表示喜欢姚金易,并对其展开追求,但被姚金易拒绝。
通过警方调查发现,姚金易是被王祎哲和另一位同学联合骗到全校唯一没有监控的601教室。
王祎哲在对姚金易进行了暴力殴打之后,实施了强奸,之后害怕自己被告发,于是扼死了姚金易......
一时间网络上掀起讨论热潮,无数网友声援姚金易家属,甚至有人支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然而,也有无数法律相关人士站出来,冷嘲热讽地说大众是法盲,因为王祎哲17岁,是未成年人。
接着大众就开始问候这些法律人的母亲。
言语之间状况之激烈,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这似乎是个死结:
普通人遭遇未成年人犯罪,真的就无解吗?
东野圭吾有一部小说叫作《彷徨之刃》,被粉丝们称为“最令人心痛的作品”,讲的也是这样的案子。
这部小说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
第一次是2009年的日本电影版,第二次是2014年的韩国电影版,第三次是2021年的日本电视剧版,中国版据说今年也会上映。
前两次改编都做了大量的改动,没有完全体现出原著小说的阴郁和痛苦。
而2021年刚刚出来的日本电视剧版,就相当精彩,好看到令你头皮发麻。
剧中,妻子去世后,主人公长峰重树与女儿长峰绘摩相依为命,平静的生活了5年。
因为疫情的影响,重树的收入减少,16岁的绘摩为了补贴家用,每天下课后会去咖啡店打工。
某天晚上,绘摩打工结束后,与许久未见的闺蜜们一起去吃了个晚饭,然后前往地铁站赶回家的末班车。
谁知时间还是晚了一点,绘摩没有赶上末班车,也打不到车。
于是边往回走,边想着回去的办法。
这时,路边有一辆进口车,车上坐着三个未成年的男生:快儿、敦也和阿诚。
敦也和快儿是两个连不良少年都称不上的惯犯。
他们经常绑架女生到自己的出租屋里,强奸并拍摄整个过程。
然后威胁女生敢告发他们,就把视频放出去。
就这样他们强奸了十几名少女。
有的女孩选择了沉默,有的女孩则承受不住压力跳楼自杀......
但由于没有人告发,所以他们一直逍遥法外。
在三个男生中,阿诚是个懦弱的富二代,他提供给二人金钱和汽车,却始终害怕他们。
快儿说,他搞到了新型的兴奋剂,想要试一试,于是他们来到街上,物色今天的“猎物”。
很不幸的,他们看到了绘摩。
于是跟踪她,把她逼到了死路,然后抓到了车上,用乙醚迷晕了她,把她带回了出租屋。
可是,正要下手时,富二代阿诚的爸爸打电话叫阿诚把车开回来。
阿诚借口离开。
而快儿和敦也给绘摩注射了兴奋剂,并对她进行了暴力强奸,拍下了整个过程。
更让人绝望的是,由于兴奋剂的的作用和绘摩激烈的反抗,在二人一次又一次的强奸下,绘摩终于失去了生命......
但二人完全不慌不乱,甚至非常冷静说:
我们是未成年人,就算被抓了,也不会被判死刑。
他们再次叫来了阿诚,把绘摩的尸体用垃圾袋包裹起来,用阿诚的车把尸体运到河边,然后丢了下去。
在我看来,这部日剧拍的非常有范,现实又残酷,随着剧情的推进,社会性也出来了。
在剧中,不久后,警方发现了尸体,查明身份,通知了重树。
重树强忍着丧女之痛,等待着警察的调查。
结果,却在媒体上看到了警察没有告诉他的信息。
悲愤交加的重树到警察局呵斥警察,最终得到的也只有模棱两可的官方说辞。
但在一个匿名信息的帮助下,重树知晓了真相。
他立刻跑到快儿等人的出租屋,颤抖着找到了钥匙,打开了那扇不知道是什么在等待着他的房门。
屋内氤氲的环境让重树感到不适,他看到了快儿和敦也的照片,也看到了其他女孩子被侮辱的照片。
最终他发现了绘摩被侮辱的视频,伴随着视频里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重树的心都碎了......
愤怒的重树和敦也扭打在了一起,重树用刀重伤了敦也,敦也开始求饶。
敦也问:我做了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重树震惊的看着他:你连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吗?
敦也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突然想到了什么,他丧心病狂的笑着说:
我知道了,你是那个女孩的父亲,我给那个女孩打满分,因为她让我爽到了。
这一刻,重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挥刀拼命刺向敦也,一直到鲜血染红了房间的墙壁和自己的全身。
紧接着,重树收拾行李,拿出了自己曾经狩猎用的猎枪,前往了另一个男生快儿的藏身之处。
另一边,警方发现了敦也的尸体,也查到了车属于阿诚,为了阻止重树追杀快儿,警方开始了严密的调查……
你会发现,《彷徨之刃》是非常典型的社会推理故事。
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了凶手是谁,也知道了整个案件是如何发生的。
《彷徨之刃》的案件和姚金易案有几分相似,都是未成年男性奸杀了一名本该有着光明前途的未成年女性。
而受害人所要面对的,都是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受害人所受伤害不甚平等的矛盾。
剧版《彷徨之刃》的导演片山慎三,之前是奉俊昊的副导演和徒弟,从奉俊昊那里学习到了不少洞悉人性的技巧。
《彷徨之刃》所展现的,是符合伦理、符合道德、甚至符合法律,却唯独挑出了法律里最反人性的那一个漏洞。
如同奉俊昊最厉害的是视听语言一样,导演在《彷徨之刃》里所展现的视听语言技巧,也是把这部作品推向神作的有力手段。
尤其是第一集中,处处都有神来之笔。
比如,重树开枪的一瞬间,画面切回到和女儿吃早饭的时候。
自己把番茄酱喷到胸口的画面,让番茄酱像血一样染红了自己的白衬衣,和第一集结尾处杀死敦也,鲜血染红衬衣的画面形成对比。
比如,在重树得知绘摩的死讯后,大量的特写镜头停留在重树的脸上,捕捉着一位悲伤而愤怒又隐忍的父亲的每一个微表情。
尤其是开场的强暴戏和结尾的杀人戏,导演几乎用了一模一样的色调、布光和机位。
只不过绕滚影院一个是敦也如何加害于绘摩,一个是重树如何愤怒的惩戒敦也。
可以说,观众前所未有的看到这样直观的强暴与虐杀戏。
虽然会对一些观众的内心造成不舒服的感觉,但同时也在提醒观众,那些犯罪的人,使用的都是赤裸而激烈的暴力。
没有戏剧感、没有仪式感、也没有任何值得探讨和同情的空间。
暴力就是暴力,犯罪就是犯罪,仅此而已。
而且这种视听语言上冲击,会伴随着观众一直到整部剧结束,随时提醒着观众,那些牲口一样的罪犯,到底用怎样的凶残手段,犯下了怎样的滔天大罪。
《彷徨之刃》的“彷徨”,是存在于每一个主要角色之中的。
重树在女儿死去的那一天起,人生也已经结束了,他的生命只为了复仇而存在。
但是在追杀快儿的过程中,他也在犹豫,如果自己手刃了仇人,是否自己也变成了和杀人犯一样的性质?
警察们在追捕重树的过程中,也在思考,当他们逮捕快儿的那一刻,同时也剥夺了重树复仇的权利。
这样的自己到底是在帮助重树,还是在阻碍重树。
这把彷徨之刃,在法律与道义之间犹豫不决,谁也不知道,它最终会斩向何处。
更厉害的是,剧版的《彷徨之刃》还增加了很多亮点。
比如对媒体的描写。
媒体人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不惜提前公布警方还未公布的信息。
在调查过程中挑拨受害人家属的情绪,甚至怂恿受害人家属用私刑复仇,唯恐天下不乱。
还有对罪犯的刻画。
导演试图说明,野兽一样的未成年人,是被无良的父母豢养出来的。
这些小野兽们,一边希望被人关怀,一边又害怕自己被驯服,只好继续痛苦的生活下去。
但是导演没有过多的展示这些,因为这些小野兽,终究是不能够被这些零星破碎的情感所同情的。
《彷徨之刃》的原著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法律高于一切”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读者会认为这部作品“令人心痛”的主要原因。
剧中警察提出质问:
警察并不保护市民,要保护的是法律,为防止法律受到破坏,拼命东奔西跑。
但法律是绝对正确吗?
如果绝对正确,为什么又要频频修改?
法律并不完善。为保护不完善的法律,警察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去年4月,安徽一名12岁的男孩,试图性侵一名10岁女孩未果,遂将其杀害并抛尸灌木丛,最终男孩被判8年。
最终法律是守护住了。
可是受害人的人生呢?受害人的尊严呢?受害人家属的心情呢?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网上的法律人动则喜欢说:你们要站在立法的角度去看法律,法律是为了全人类的发展,而不是个人的兽性。
但是,就如《彷徨之刃》所说,法律也一直在修订,法律也不一定是对的。
如果说法律是对人类最低道德的要求,那么这种道德是否太过于低微了?
法律的不健全,造成了守法的民众、警察、律师、法官等人的彷徨。
是否我们应该说,法律这把双刃剑,本身也是彷徨的呢?
嗯,重点推荐下这部剧。
它和以往的日剧都不同,拍的好演的也好,极其克制冷峻,让人有强烈的共鸣感,可以说是一次对东野圭吾作品完美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