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最前沿#星期五言:2020年影视界突然陷入了一段沉寂,没有出现《权利的游戏》一样风靡全球的热播剧,也没有出现像《黑镜》这样带来暗黑科幻的风潮,这样一个在不断刷新人类认知的一年,现实生活的精彩似乎远远大于了影视剧。不过,在下半年忽然一部“以女性天才”为主角的 Netflix 新剧《后翼弃兵》,一上线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上线两个月在豆瓣上有超过21万的人打出了9.0分的高分。为什么这部剧能够成功,究竟是何种原因让它爆红,我们来看——
一、故事线的双重叠加:爽文+灰姑娘
《后翼弃兵》又名《女王的棋局》是一部看完之后直呼“爽快”的故事。她虽然是灰灰暗的色调,阴郁的背景,可是在这个环境里你能看到一个生机勃发的生命力的种子,那就是长在女主 贝丝·哈蒙 心中的力量。
这部根据沃尔特·特维斯小说改编的剧拥有着一条鲜明的故事线:女主成长记。
但是真正辅助这条线的是两个:
一个是作为天才的贝丝·哈蒙在国际象棋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过上自己的豪华生活,衣食不愁,独立自足,做着自己热爱事情的女性。
一个是母亲自杀被送进福利院,一无所有没有人关爱全靠自己奋斗的底层女孩要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两个身份不断交替,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但是这个张力又没有给观众带来丝毫压力。
曾经观众喜欢看主角被虐的剧,比如《权利的游戏》里面的主角似乎都被虐了上百次,可是观众依然抱有兴趣去看。比如《行尸走肉》主角从一开始就在被虐,几乎看到希望之后就给失望和担惊受怕。但是在这部剧里,你几乎看到的都是贝丝·哈蒙的那种难以遏制的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让每个观众都能感受到,并且也成为了整部剧最具有魅力的地方。
作为天才的贝丝,在国际象棋上有着惊美剧牛人的天分,她在自己少年时期就清楚知道自己爱什么,擅长什么并且能够将这项爱好发挥极致。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很多人在三十多岁还没找到自己的所爱,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擅长什么。少年贝丝的天分不仅仅在于数学的运算,其实就在于她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她能通过运算观察个体与世界的关系。
为什么定义为爽剧的外衣,是因为当贝丝·哈蒙爱上并且开始从事国际象棋这个项目的时候,她一出手就是巅峰。这是多少普通人的梦想?找到自己擅长的项目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周围最强的那个人。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故事线的设定满足了无数平庸的灵魂的渴望。
接下来我们看到贝丝哈蒙一路上的风光无限,但是偶尔也有挫折和失败。她第一次成长就是第一次失败,其实不算是失败,就是一次平局。这次没有战胜对方的比赛经历让她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原谅自己的不成功,或许很多人在四十岁都没有达到这一点,而贝丝哈蒙在一场比赛中就领悟了这个。
贝丝哈蒙开挂的人生是绝大多数人浓缩的人生。很多人都是经过一辈子的熬练才悟出来的人生活法,可是当真的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而她悟出来这些的时候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
另外作为灰姑娘角色的她,是一个不依靠魔法,不依靠别人,不依靠王子就能成功的灰姑娘。她靠的是自己的天才和专注,靠的是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这有一个从福利院孤儿身份出道最后成为国际象棋界鼎鼎有名的人物,是一个“灰姑娘逆袭”的典型案例。而这样的故事模型恰恰能够满足观众的失落的现实梦。
或许2020年人们经历太多,需要一部剧缓解压力,而这部剧的成功在于整个环境需要一个“英雄”作为希望的时候,这个女英雄便应运而生。这部剧将爽文的脉络与灰姑娘故事原型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情节推动效果。
二、女性视角:家庭与婚恋观的突围
关于《后翼弃兵》讨论最多的是女性视角下的婚姻和爱情。女主身边的女性绝大部分在婚姻中都是不幸的,这似乎是一个暗示,也是一种思考。女性在婚姻角色和社会角色中如何平衡与选择?
贝丝·哈蒙的母亲是数学博士,也是一位天才女性,可是她走进了婚姻生儿育女,结果贝丝母亲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精神失常带着女儿去流浪,最后选择了自杀。显然婚姻成为了这位数学女博士的坟墓。她回归家庭后再也没有精力去经营自己事业,一个女人在家庭和社会中是需要平衡的,一个事业型的女人一旦失去了事业,其实等于失去了半个灵魂。
贝丝·哈蒙在福利院呆了几年之后被人领养,领养她的一家人也是一个悲剧的婚姻家庭。那位母亲一直希望得到丈夫的爱,得到家庭的温暖。她渴望着爱,可是结婚以后,当她放弃一切回到她想要的婚姻生活中的时候,时间的冲刷让她的梦变得越来越灰暗。她被丈夫嫌弃,被情人抛弃,最后死在酒店床上。
这两个和她较为亲近的女性都在爱情和婚姻中以悲剧收场。或许在那个年代,女性的选择权太少,大多女性不能对抗整个社会价值观,只能回归家庭。可是现在贝丝·哈蒙有选择权了。她以自己的事业为起点,她能够靠着下国际象棋来养活自己,她生活上不需要男性。
可是这样一个女人幸福吗?别急,这部剧继续做着对比和探讨。贝丝·哈蒙是一个可以自己享受孤独的女孩,这是她最大的优势。很多女性无法面对孤独,所以就不得不找个男人作为弥补孤独这一块的空缺。贝丝·哈蒙似乎生来就可以面对孤独,她的绝望在于母亲的自杀给她留下的阴影,而不是社会给她造成的价值观的影响。
我们看在贝丝·哈蒙成长过程中,她遇到的同龄女孩,有一组典型的对比。福利院那个黑人女孩,一直没有人被人领养,可是她却找到自己的活法。她考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实习律师,有一份工作并且在和一个人进行婚外恋的恋情。但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位朋友是否要真正走入婚姻,至少在这位朋友还没走入婚姻前她是开心的,充满希望的。
而另外一个就是高中同学一位当时很受欢迎的女孩,一个从不去平价店的女孩。这个女孩毕业就很快结婚了,几年后,贝丝哈蒙看到她推着婴儿车,车下面藏着一袋子酒。这个形象像极了她的养母。可以预见这个漂亮女孩最终的生活。
女主在这群女性之中,显得傲然独立。她不依靠男人,她享受爱情追逐和势均力敌,但却拒绝婚姻。能够拒绝婚姻的女性势必需要面对孤独的勇气。她在养母去世,比赛失利之后,一个人堕落了很久。爱慕她的男子出现,似乎是拯救她的救命稻草,或许大多数女性将这个视作救命稻草,可是贝丝·哈蒙却不。在她感觉似乎自己要陷入和男人像婚姻一样生活的时候,她果断地拉开了距离。她宁愿面对一个人孤独和失败,也不要一个男人用婚姻给她的稳定和温暖。
这部剧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条件的综合。是观众心理需求和期待的变化,当然也是女性意识的日益崛起带来的更广泛的认同。如果在多年前,或许这部剧面临的就是质疑了。
目前剧情依然在继续,我们期待贝丝·哈蒙能够继续一路开挂,成为一个女性天才和敢于打破常规的英雄。
文:大土豆编辑:白萝卜图片:网络
关注【星期五文艺】,解读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