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视剧曾在两岸三地的电视剧产业中处于领军地位,自上世纪80~90年代,有不少古装剧风靡一时。像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包青天》等古装剧占据了大陆电视剧市场的主要份额。
到了2000年开始,宝岛剧进入了黄金年代的下半场,有不少偶像剧横空出世。2001年的《流星花园》火遍全亚洲,到了2005年又有爆款剧《王子变青蛙》创下新收视纪录,这让台剧实现了大的飞跃。
但随着台剧的类型同质化、制作经费不足,台剧开始走向落寞,鲜有爆款出现。直至2019年台剧开始注入新鲜血液,陆续出产了一些高分剧。如:《荼靡》、《我们与恶的距离》等,都让台剧重归大众视野。
如今,又有一部热门台剧《俗女养成记2》回归了,这部剧一经开播便飙升到9.4分,“年度最佳华语剧”预定。有网友在豆瓣评论区表示:“笑中带泪,这就是俗女吧”、“你可以永远相信陈嘉玲和她的家人带给你的快乐和感动”。
那么,这部台剧究竟有何种魅力?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俗女养成记2》相较于第一部,没有了原著的文本作为支撑,但依旧延续了第一部的叙事。女主陈嘉玲辞掉了看似光鲜的工作、她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恋爱关系,从台北辗转到了台南老家重新开始工作和生活。剧集便以“回忆杀”的方式展示一个俗女(普通女孩)是如何被养成的。
回到台南的陈嘉玲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下老家一间荒废已久的“鬼屋”,在装修房子上陈嘉玲各种亲力亲为,从装修布局到挑选家具,试图建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但在整个过程中,陈嘉玲与父母的分歧不断,母亲总是试图从实用和风水的角度出发,强行为她挑选家具,这让陈嘉玲烦恼不已。
从小到大,陈嘉玲似乎做什么事都要被父母管,尽管陈嘉玲已经四十岁了,但在父母眼里她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而小时候的种种往事也涌上心头。
承接上一部剧集的时间线,在上部剧中陈嘉玲还在上国小,到了剧集第二部她已经步入了国中,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母亲为她的学习操碎了心,不仅不许她看电视、看漫画,还偷偷带她剪了短发。更夸张的是,母亲每天变着花样的为她做各种补脑、补身体的黑暗料理,这些都让学生时代的陈嘉玲苦不堪言。
相信有不少观众在陈嘉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好像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需要被照料。可殊不知这些过度关爱的背后,对孩子来讲反而是一种灾难。不过,正因为陈嘉玲从小到大都被家人无私的爱包裹着,她才有了无论如何都有追求自我和重新开始的勇气。正如她在剧中所说:“我的人生下半场才刚开始”。
整体来讲,《俗女养成记2》中塑造的女性角色更为真实,甚至带有一些“反套路”的意味。作为四十岁的大龄单身未婚女性,仅仅在经济上稍宽裕一点,在生活里则是一地鸡毛,仍然会受到家人的干预,生活中的摩擦不断。虽然从大城市逃回小乡村的生活看似安逸,仍然有处理不完的烦恼和挥之不去的焦虑,这几乎是所有在大城市打拼过的人共同的痛点。
对于四十岁的成熟女性而言,身体“初老”的症状是他们首先要接受的事情。剧中,陈嘉玲被医生诊断为早更,不仅面临着停经,还有可能再也生不出小孩。
而这些初老的症状已渐渐影响到了她正常的生活。比如:同年轻的同事深夜聚会,自己明显感觉熬不住,黑眼圈能吓死人;她想通过医美让自己做一回美女,谁知道上了年纪后的恢复力极差,还差点毁了容。
能够感受到,剧集对于女性年龄焦虑、容貌焦虑、生育焦虑做了多方位的深入刻画。此外,它并没有站在男性视角来审视女性,陈嘉玲回到台南后交往的男友蔡永森,也给予了她足够的爱与尊重。
陈嘉玲也因此毫无顾忌的向男友蔡永森说出自己的担忧:“以后我会停经,皮肤会越来越差,还可能会生不了孩子,你会嫌弃我吗?”
《俗女养成记2》没有包含男性对于“完美女性”的凝视,它像我们传递的是“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本身就是一种完整的人格。
此外女主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将男性作为外力来实现自我价值,也没有什么野心勃勃,脚踏所有人上位的私心,而是做尽善尽美的做个“俗女”,谁说这样的普通女性就不够迷人可爱呢?
在爱情上,陈嘉玲也是选择跟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她与上一任男友有一段长达四年的恋爱长跑,就在陈嘉玲鼓起勇气主动向男友求婚后,可二人之间已激情不再,再加上男方母亲的强势干预,统统将陈嘉玲劝退,陈嘉玲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婚。
或许女人年到四十岁选择放弃圆满的爱情,是外界所不理解的。但以陈嘉玲为代表的独立女性到了这个年龄,决定重启自己人生的也不在少数。正如陈嘉玲在剧中的自白:“亲爱的陈嘉玲,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这些名场面、金句足够针砭时弊,能够反映年轻人的恋爱观,并被年轻观众所接受。无论是人生苦恼的荒诞化表达,还是戏剧化却真实的女性视角展现,这些都让《俗女养成记2》实现了台剧的创新表达。
至于,台剧何时能从小众走向大众,创造下一次“黄金十年”,让我们拭目以待。